第(2/3)页 “虽然没看到脸,但看体态应该是王省事。而且我听说,他的手里有枪。” “你为什么穿防弹衣?是不是提前知道了什么?”厉元朗问出这个问题后,便一瞬不瞬的盯着樊林,直觉告诉厉元朗,这里面有问题。 樊林苦笑着说:“昨天,王省事让人给我送了一封信,信里面提了一个要求,让我给他补偿三百万。信封里还夹着一颗子弹!” “我心里感觉不舒服,却又觉得他不会这么疯,便穿上了一件防弹衣……” 这话乍一听很合理,但细琢磨却又处处透着不合理。樊林都穿上了防弹衣,为什么没跟另外两个人说? 如果他们知道了,王省事给樊林寄了子弹,稍加警惕一些,是不是就不用死了? 厉元朗有个很明确直觉,那就是事情没那么简单,樊林肯定是撒谎了! 让人看住病房里的樊林,厉元朗来到了楼下的车里,蔡金刚拿出刚调查的资料,摆在厉元朗的面前:“段龙,的确从王省事的手里,买走了一千八百吨食糖的现货。” “按照购买时,跟现在的差价,已经超过了三百六十万人民币……” 厉元朗粗略扫过资料,然后低声说:“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樊林肯定是撒谎了。” “假设王省事亏了一半,有了三百多万的差价,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王省事的手里还有三百多万现金?” “一个身家至少三百万的富豪,会是穷凶极恶,一言不合就开枪的亡命徒吗?” 侦破案件的过程,跟鉴定古董差不多。只要发现一个地方不对,那么所有的地方都存在问题。 撒谎的最高境界,不是全盘的谎言,而是九真一假,篡改掉最关键的信息,对目标进行误导。 厉元朗反复嘀咕,王省事,樊林,段龙,为什么这三个名字,会如此的熟悉,究竟在哪里听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