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这一通操作。 给所有人看不会了。 不是,还真拿起对讲机安排了啊? 真的假的? 你们这个模式的名称就叫拼八字? 我咋那么不信呢? 不能是瞎掰的吧? 聂老来到了魏修的身前,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到破局之法。 “魏总,所以你真的有应对方法吗?” 魏修摇头:“不能说是应对执法,只能说是亡羊补牢了。” “聂老您也知道。” “我这个车子的构型,一旦被针对,很难有回天之力。” “但赵将军说的也是事实,这种情况我们也许终究会面对。” 指挥部被针对偷袭。 是小概率,但不是没有概率。 因为指挥车和支援车的机动性问题,他们无论是面对地面突袭还是空中锁定,存活的概率都不大。 这就好比打仗。 即便你做了万全的准备。 但当敌人祭出针对性的斩首战术,不惜代价的要拿你的指挥部的时候,防御的意义不大。 “如果面对敌人的斩首战术,我们必须要有所反应。” “所以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一旦遭受攻击,我们会展开第二形态。” 第二形态? 在场的所有人满脸的问号。 难道刚才的测试中,没有展示所有的形态? 聂老福至心灵,立刻联想到了一个新的思路。 “你得意思是改变组网的方式,前车变车后之类的?” 按照聂老的理解。 既然三辆车的组合,那么排列方式有很多种。 正常情况,战斗部前突,两车后置。 但非正常情况,支援车或许可以上前。 “聂老您说的倒是一个好想法。” 魏修眼前一亮,但很快转口。 “但我们没有用这个路线。” 聂老:“那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魏修:“我们这个系统里的三辆车。” “战斗部是最不怕偷袭的。” “支援车其实机动性也不错,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最笨重的其实是指挥部。” “所以最需要防护的也是指挥部。” 大家纷纷拿起望远镜。 诚如魏修所说。 地府系统的三辆车里,指挥部的体量最大。 大约是战斗部的三倍大小。 像这样的大家伙,是无法做到战术机动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