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首都。 科工委。 林枭和谢建林大眼瞪小眼,情绪都不咋高。 原因无他。 他俩最近都在协调碳纤维的事情,伤情劳神不说,还没啥。 “老谢,我反正尽力了,该找的人手都调过去了。” “我军队这边但凡和材料沾点边的。” “都已经加入了攻关组了。” 谢建林点点头:“地方院校的技术人员也都支持到位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们此时应该已经召开碰头会了。” 林枭:“现在就咱俩人,你以产业主持者的身份给我透个底,你觉得t1100大规模量产,需要几年?” 量产并不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 更多的是产业和政策方面。 谢建林作为科工委的一把手,对此有最大的发言权。 但他不敢妄下定论,只能用事实说话。 “假如此刻,实验室已经有了突破。” “下一步就是讨论大规模生产的技术,这个环节可能得一两年。” “然后搞生产线,高原料,试制,保底也得一年。” “所以最乐观,也得要三年。” 听到这话。 林枭沉默了。 他也听出了言外之意。 最乐观三年。 悲观的话遥遥无期。 因为目前国内连实验室的进展都没有。 “行吧,尽人事听天命……” 话没说完。 秘书突然从门外走了进来。 “谢主任,电话。” 谢建林微微皱眉:“谁啊?” “郑宇智,说是有重要的事情找您。” 谢建林无奈看向老总:“估计是攻关组遇到问题了。” 林枭点头:“一个这么大的团队,前期不好协调是应该的,你快接吧。” 谢建林接过电话,点击接听键。 “喂,我是谢建林。” “……” “你说慢点,多大问题你也不要慌。” “……” “不是,你咋想的,你让鱼竿厂也加入攻关组?那你们这些专家算干什么吃的?” “……” “啊?量产?你确定吗?”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