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干工作要有始有终。 李爱国离开部委后,又去了一趟老魏公社,帮着完成了收尾工作。 这次倒春寒老魏公社倒塌了将近十七八座房屋。 经过这阵子的忙碌,能修缮的修缮了,不能修缮的直接推倒以后盖新房。 得知前门机务段的同志要离开,路边的农田里有不少人社员等着,在这些人身后堆了堆了小山般的油菜苗,都用秸秆覆盖的。 这季节油菜苗已经长大了,魏庄公社得知有倒春寒后,担心油菜苗被糟塌了,提前全部铲掉。 水灵灵的油菜苗过水榨之后,能够跟大白菜一样当做青菜,也算是挽回了一些损失。 隔壁几个公社就惨了,还在犹豫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大雪就落下来了,油菜苗全被冻坏了。 “爱国,这些油菜你们带回去,尝个新鲜。”看到卡车过来,老魏村长喊社员们将油菜扔到卡车上。 “那就多谢了。”李爱国也知道这些青菜也没办法算钱。 段里面收山货的时候,提高价格,给社员们补出来,就行了。 很快油菜就装上车了,这玩意还真不少,起码有一千多斤,机务段里的职工能发一次福利了。 老魏村长又将一个麻袋塞进李爱国的手里。 “这是哑巴在河边捡的老鳖,大补,你媳妇儿怀孕了,带回去补身体。” 李爱国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果然有一只老鳖,个头还真不小。 这老鳖也真够倒霉的,看到天暖和了打算出来逛逛,结果被冻到了河边。 “叔,那我就收着了。”李爱国也没客气,心中琢磨着该到哪里弄点布送到村子里。 公社里有几个年轻人要结婚了,得提前置办。 “好,好!路上小心点。”老魏村长心里特别高兴,这次倒春寒过后,前门机务段也没少帮忙,这次总算是还了点人情。 同行的职工们也被社员们送了鸡蛋、干菜什么的,每个人都有,李爱国就没再要。 晚上李爱国回到家,将老鳖摆在桌子上,陈雪茹直呼:“这玩意可是个稀罕物。” “先养着,等你生了,咱们再料理了它。”李爱国找来个破水缸,将老鳖养在水缸里。 这玩意就算是十天半个月不吃东西,也没事儿。 自家吃不完那么多油菜,李爱国给刘大娘家送了一些。 第二天一大早,陈雪茹做了爆炒油菜,里面放了辣椒,味道特别鲜。 李爱国就着油菜吃了三个馒头,这才来到段里面,详细汇报了老魏村公社的援建工作。 邢段长听完后,开口道:“咱们不能亏了社员同志,下个月收山货的时候,把钱补上。” “我也是这样想的。” “那个部委调来的年轻人,已经办理了手续,今天就可以上班了。” “太好了。” 李爱国也没想到宗先锋的调动工作会办理得如此之快。 看来挖掘机项目也该马上开始了。 “对了,部里面已经来电话了,支持你搞挖掘机。”邢段长直起身体,“具体该怎么搞,你自己决定。” 这也是邢段长的优点之一,作为领导,只负责大方向,不针对具体的问题指手画脚。 这一点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很多领导都做不到。 回到工作室,宗先锋已经等在了办公室门口。 李爱国把他带进工作室内,给野生汽车专家和技术员们介绍了宗先锋。 得知宗先锋是青花大学的高材生,野生汽车专家有些恍惚了,什么时间工作室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大家伙以后都是同事了,要互帮互助,我跟食堂交代了,晚上咱们聚餐。” “现在开始工作吧。” 其实自打盾构机和战壕挖掘机搞出来,李爱国就一直在研究民用的挖掘机和铲车。 这年月的轮胎工艺不过关,制造超大型轮胎成本太高,可以使用坦克的履带系统。 由液压马达驱动,通过两侧转速差实现转弯或原地掉头,效果不错。 这一项技术已经使用在了地质探勘钻井机上,属于是已经点亮了的科技树。 挖掘机关键的液压系统,大臂、小臂、大臂油缸、铲斗油缸等配件,跟盾构机上用的原理一样,也能轻松的制造出来。 有难度的技术就两项。 一个是廉价、易维护的电气管路系统,这个可以交给宗先锋。 另一个则是四缸柴油发动机。 目前国内尚且没有生产四缸柴油发动机的能力,只能想办法自己造出来了。 好在有了制造四缸汽油发动机的经验,制造进展还算是不错。 李爱国带着野生汽车专家利用轧钢厂的设备,把球墨铸铁缸体铸造了出来,只是温度没有控制好,硬度不达标。 这次算是失败了,第二次请了一个老师傅帮忙掌握温度。 李爱国检查了一下,硬度合格了,端面高度差超过了0.1毫米,只能当做废弃物回炉。 “爱国,你们这是做什么?”刘海中作为工作组副组长一直在旁边协助,本以为也是做摩托车,但是越看越不对劲,这发动机的缸体也太大了吧? 李爱国还没回答,旁边的保密专员开口说道:“别多问,赶紧把材料送过来。” “好的.”刘海中想起保密纪律,赶紧转身布置工作。 不单单是刘海中感到奇怪。 轧钢厂里的其他领导和职工们也觉得奇怪。 前门机务段要求生产的零配件越来越奇怪饿了,都没有见过,比如履带的驱动轮,还有旋转架子。 有人甚至猜测前门机务段是在造坦克。 贾东旭也听到了这种传言,要是在以往他肯定得去凑热闹,想办法恶心一把。 只是现在的贾东旭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易中海身上。 贾东旭这阵子一直在回想以前的事情,总感觉到自己好像是被易中海操控了,就像是木偶一样。 正所谓爱越深,恨越深。 “东旭,看什么呢,赶紧吃饭吧。”中午食堂内,一个工友看到贾东旭盯着易中海的背影看,有些好奇。 贾东旭连忙低下头。 李爱国也看到了这一幕,总感觉贾东旭的目光有些不对劲,不会是真打算对易中海动手吧? 算了,还得想办法赶紧把气缸搞出来,没兴趣理会这些破烂事。 下午轧钢厂铸造车间又实验了两次,最终还是失败了,不是抗拉强度不够,就是热变形太大。 “师傅,会不会是工艺不过关?”陈柏雅检查了所有的步骤,都没发现问题。 有问题的只能是轧钢厂的铸造设备了。 这是一台老旧的冲天炉,此时国外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电炉了。 李爱国也觉得是工艺问题,只是轧钢厂的电炉设备还在研制中,要是等的话需要耽误不少时间。 “换材料!”李爱国想到了前阵子的稀土贸易。 现在国内的稀土研究所已经能提炼出低稀土镁硅了,产量虽少,却也能满足生产需要。 回到工作室,李爱国给还在戈壁滩忙碌的李教授挂了电话。 这属于是从源头厂家采购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还能定制稀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