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秋日的太阳散发出最后的毒辣。 晒得人脑瓜子发蒙。 贾张氏一辈子没有干过体力活,只是干了一会,就喘不过气来。 解开衣领扣子,也不顾沟渠上都是污秽之物,一屁股坐在上面休息。 她算是想明白了。 要是这样干下去,早晚得累死在这里。 还不如采取的易中海建议——混水摸鱼。 反正闵六有也不能总盯着她,只要机灵点,也不会被发现。 在四合院里,就数咱贾张氏最机灵了! 就这样,贾张氏干干停停,撑到了下工时间。 攻坚队的队员们纷纷收拾工具,来到闵六有面前签到。 闵六有取出一个小本本。 在他们的名字后面画上一横或者一竖,这些笔画组成一个正字。 凑够二十个正字,他们的劳动教育才算是完成。 贾张氏擦擦额头上的汗水,捶捶后腰,装出一副劳累过度的样子,凑过去说道:“大有,赶紧帮俺记上。” 闵六有抬眼看看贾张氏,放下笔说道:“贾张氏,今天一天,你一共休息了二十五次,连一条沟渠都没有清理完。懒驴拉磨屎尿多,可见你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所以按照攻坚队的规矩,你今天没有出勤。” “啊” 贾张氏面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易中海,你这老东西尽出歪主意! *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李爱国这边已经从陈记裁缝铺拿到了红绶带。 回到机务段之后,分给包乘组的同志们。 赵雅芝他们将红绶带穿在身上,看上去就给后世的礼宾小姐似的。 “这好像有点夸张了.”赵雅芝的脸色被红通通的绶带映成了猴屁股。 “夸张什么,没看到上面写着为乘客服务吗!” 白车长也穿上了红绶带。 她挺起胸膛,感觉精神很好。 “出发!” 131次列车停靠在京城站。 车厢门打开,乘务员们走下列车,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瞩目。 “嗨,这些姑娘胸前挂的是什么?” “.为乘客服务。” “真鲜亮啊!” “好好好,这才是人民的乘务员。” 原本害羞的赵雅芝在乘客们的议论声也骄傲的抬起了头。 李爱国这法子还真不错,每次她想懈怠的时候,都会被乘客的口号声提醒。 身穿红绶带的131包乘组姑娘俨然成为了京城车站的一道亮丽风景。 即使不是131包乘组的乘客,也会凑过来多瞅两眼。 车厢内的乘客更是对乘务员赞不绝口。 “只是一根绶带,就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李爱国这小子还真是不简单。” 白车长看到这一幕,更有信心拿下全国先进包乘组称号了。 这年月的上面的检查人员是不会提前打招呼的。 131包乘组只能像往常一样严格要求自己。 李爱国在站台上抽了两口烟,打起精神准备返回火车楼。 赵雅芝招呼完旅客上车,快步走过来喊住了他。 “李司机,我有件事想征求你的意见。” 李爱国喊刘清泉和老郑先上车做行车前准备工作,将赵雅芝拉到一旁。 “咱们机务段每个月不是给苗苗发了五块钱生活费吗?” 赵雅芝忐咬着嘴唇说道:“现在我每个月能拿到四十多块钱工资,再加上帮你跑那些活儿挣的钱,足够养活苗苗。” 赵雅芝忑不安的看看李爱国:“所以就不想要那些钱了。段里面也挺困难的.” 这姑娘还真是心地善良 李爱国提醒道:“段里面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以后说不定还会有很多,你如果不拿补助金,那其他的孩子怎么办?” 这年月铁道上的工作有很大的危险性,每年都会有不少同志牺牲。 工人为机务段在一线拼命,机务段负责照顾这些同志的家属,是老传统和老规矩了。 赵雅芝因为有能力养活孩子,可以发扬风格。 但是,其他的家庭呢? 这年月大家伙都比风格,拼先进。 你多干一个小时的活儿,我就得多干两个小时。 你发扬风格,我思想比你更先进。 要是因为赵雅芝的好心,影响到了那些孩子的生活,就得不偿失了。 赵雅芝压根没想过这些,经过提醒也明白了过来。 “李司机,你说得对,是我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了。” 刘清泉从火车头内探出脑袋催促,李爱国快步跑上了火车。 还好跟爱国商量了,要不然真要好心办坏事儿 赵雅芝看着那个魁梧的背影,小声嘟囔了一句,转过身进到了车厢里。 她整理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 火车冒着乌黑的烟,离开京城火车站,李爱国也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今天清晨大雾茫茫,天地一片朦胧。 浓厚的水汽弥漫在空气中,弥散开来,将整座城市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薄纱之下。 行驶的列车在雾中变得模糊不清,就像是在梦幻之中飞行的魔幻汽车。 李爱国却没有心情欣赏这种美景,全神贯注起来。 双手紧紧的抓在大小闸上,随时准备停车。 “副司机同志,注意瞭望!” “收到!” 刘清泉冒着寒霜将脑袋伸到列车外面。 头发很快被大雾打湿,他却一动不动,眯起眼睛紧盯雾茫茫的远方。 在这年月铁路都是开放式的,沿线不像现在有铁丝网护栏。 只有城内正规的繁忙路口,才设有道口值班员。 而郊区那些野道口,情况比较复杂,行人,马车,牛车,牛羊随意穿行。 遇到大雾天,一不小心就会出事儿。 虽然在这年月,火车撞死人并不需要担责,但那毕竟是条人命。 李爱国对人命一向抱有敬畏之心。 “老郑,气压足够了,别填煤了。你也帮老刘瞭望!” 见大雾越来越浓,李爱国果断放下两个瞭望岗。 列车刚经过永定门岔道,转入直道。 雾气蒙蒙中人影隐约可见。 刘清泉和老郑惊得魂飞魄散,大喊道:“刹车!刹车!” 李爱国反应迅速,一把闸“撂非常”,顺手拉动车顶沙包开关。 车头上方沙箱里的砂子,通过输砂管准确洒在铁轨上,增加车轮与铁轨的阻力 列车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推着已经被闸瓦抱死的车轮,在布满沙子的轨道上摩擦,发出点点火星。 震耳欲聋的车轮摩擦声打破宁静,沙尘飞扬搞得乌烟瘴气。 震耳欲聋,煞是壮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