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新的排水方案-《炼银劫》


    第(2/3)页

    石桌上放着一壶茶水,张老憨收起矿图,“来来,你给我演示一下,怎么不经过桌面,把茶水引过来。”

    说话间,他把壶里的水倒了一大半在桌面上,食指轻轻一划,形成一条细小的水道,延伸到桌角,滴答滴答,流向地面。

    曲一方看着那汪水,瓮声瓮气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小老儿只是据实以答,老张,你别抬杠。”

    “我这怎么抬杠了。”张老憨把目光转向沈寄风,只见沈寄风死死盯着院子左边的一缸鱼发呆。

    足有一人围抱的铜缸里养了几位锦鲤,此刻正懒洋洋地摆动着尾巴晒太阳,几株睡莲开得正好,碗大的花冠浮在水面上,娇艳欲滴。

    这玩意好看是好看,但有啥值得盯着的,张老憨不解,却也不敢再问,和曲一方简单视线交汇后,都不再言语,眼巴巴等着沈寄风回神。

    沈寄风其实并没有看锦鲤和睡莲,她看的是水缸上方竹筒里的流水。

    银矿距离西京府近百里,矿上条件艰苦又是男人扎堆,沈寄风住起来不方便,为了节省往返时间,就在距离银矿最近的镇上租了这方小院。

    金钗心疼自家郡主住在这里的委屈,尽力把这方普通民宅打扮得更加精致一些,住起来更舒服一些,这缸锦鲤就是她的得意之作。

    前院小池塘里的水经由地下引到后院,再通过竹筒流入鱼缸,鱼缸底部有孔,水再经由地下,循环至池塘。

    水既然不能直接从矿道里走,那以竹筒作为媒介呢?

    此话一出,张老憨和曲一方双双沉默,前者是感慨,郡主的脑子真活泛,连这种主意都能想到。后者则是在犯愁,西京不产竹子,材料第一步就是问题,再有怎么接头,密封如何搞,几乎是一步一个坑。

    可说一千道一万,曲一方也不得不承认,此法可行。

    张老憨翻起遥远的记忆,想起十几年前在湖州挖矿的情景。

    湖州多竹,且是粗壮的毛竹,在当地,竹子用来做家具,做筷子,编竹篓,盖房子,当储存工具,作用数不胜数。湖州的矿场因地制宜,没少利用竹筒引流。具体怎么操作,张老憨摸不准,不过同为相的师的葛大力在南边干了十几年,该是了解一二。

    沈寄风心中一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她有二十多个匠人,赛过七八个诸葛亮,何愁大事不成。

    曲一方依然担忧,“郡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西京没竹子,说得再好也是白搭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