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酒楼外传来阵阵马蹄声,听闻此地的战况已了,苏鸿涛便策马赶了过来。 他翻身下马,把缰绳甩给皂役,快步走入。 杀机已经消弭,可苏鸿涛低下头,似乎仍能从倒地尸首大张的嘴巴里,听到此起彼伏的哀嚎、惨叫、痛呼…… 苏鸿涛侧头问道:“都死光了?” 甲士朝他抱拳,声如寒铁,“回案山公,白莲贼众抵死不降,都已毙命,无一人幸存。” 苏鸿涛驻足片刻,才淡淡收回视线,踏着发干腥臭的血水,朝着二楼而去,转过门厅,推门而入,还能见染血的兵器架子,落着断肢铺着地图的桌子,以及四五具倒毙的尸身。 那一位老者,苏鸿涛认了出来,先前几日酒楼里一掠而过,他胸口处凹陷出一个大洞,丝丝缕缕寒气由内而外渗出,无疑是寂远的手笔。 四下寂静无声,苏鸿涛不知自己心情如何,只是眼眸晦涩。 许久后,他招了招手,吩咐道: “把准备好的东西都丢一下吧。” 甲士再一抱拳,沉声应道:“是!” 不消多时,待苏鸿涛离开酒楼以后,一位位甲士便如收敛尸身一般,在各具尸体身上放下一些东西,都不值一提。 无非是些韩修勾结白莲教的信物…… ……… 看着明暗神教的人独院内来来往往,殷听雪不免紧张,捧住茶碗,佯装凝望天色。 陈易从窗棂边上看了殷听雪一眼,明白少女心有芥蒂。 前世自己是因被明暗神教立为圣女的殷听雪所杀,因此对明暗神教几无好感,甚至很长时间恨之入骨,而如今的殷听雪也或多或少受此影响。 与其说是受此影响,倒不如说殷听雪本就不喜明暗神教看轻人命,着重魂魄的态度,加之她怕过多接触明暗神教,从而被自己所忌惮……如今小狐狸愈发在乎自己对她的看法,陈易如何不知。 祝莪捧茶来到近前,陈易双手接过,她顺着他视线看去,目光在殷听雪身上逗留片刻。 圣女生来便要服侍明尊。 无论如何,只要明尊有所要求,凡有所令,势必效之,绝无二言。 殷听雪能在还未眀悟自己身份便服侍了明尊,祝莪为她觉得荣幸。 陈易品茗过后,缓缓道:“你们何时离开武昌?” 祝莪回过眸子,含羞望了陈易一眼,轻声道:“官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陈易只轻笑道:“什么在不在酒,分明是你想歪了。” “苏鸿涛何时死,我们便何时离开武昌,”祝莪顿了顿,似瞧出陈易的话外之音道:“荆湖南许多事务都需神教接手,一时半会祝莪也无法随官人同行,何况龙虎山素来不待见我们这种‘邪魔外道’,哪怕执意要去,也怕是平添事端。” 陈易微微颔首,对这回答早有预料。 祝莪道:“不过,容祝莪说一句,江西的形势,想必比湖广要更为复杂,届时官人还要专心致志,莫要因别事误事,特别是…美色。” 陈易眉头一挑,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之语,担心他会因美色误事,可他平素自重,岂会如此随意。 “美色不一定误事,说不准还能助兴。” 待品茗过后,陈易放下茶碗,朝祝莪靠去,手已搭上腰间,他这些日子来待人温和,都不过好色之徒专爱的假面具罢了。 王妃眼波顷刻流转,却未顺势便贴靠上去,而是嗔道:“官人,我话可还没说完呢。” “还没说完?”陈易提醒她尽快说完,手已顺势望那圆润得似有波光的处伸。 祝莪转过头,望向院子里的殷听雪,沉吟片刻后道:“听雪跟了官人很久了吧。” 陈易不明就里,只见她那素来妩媚的眼眸里,狂热的细光烁了一下。 却听她好似漫不经心般道: “官人若是明尊,那她当为圣女才是。 只是这么多日来,都不见她有圣女模样。” 陈易的五指蓦然用力,肥肉自指间渗了出来,耳畔边响起吃痛的轻吟。 祝莪侧过眸,要嗔上一眼,又顷刻停住,那人半张脸笼在深邃阴翳里,咧嘴而笑道: “祝莪,我要你教我做事?” 他眼眸中隐有血色,祝莪豁然想起,教主领她走过圣山狭窄蜿蜒的栈道,正午阳光透过赤红与明黄的玻璃,打了个微妙角度,照在壁画上,左手托日轮右手擎月轮,无数暗魔溃不成军,绸缎上的金线在光尘中仿佛活过来般起伏,那是祝莪六岁时关于祂的所有印象,画中明尊,亦是有这般血色的双目。 “不敢教官人做事,只是祝莪携了教主之命,如果能见明尊,就转达给你。”祝莪嗓音微低,语气仍旧狂热。 陈易不动声色,慢慢道:“说来听听。” 祝莪回到南疆,必将他的事汇报给教主公孙官,这种事,哪怕是个再蠢的人都事先想到。 “从头到尾。” “是,祝莪回去南疆,安顿好王爷之后,便去圣山总坛请示教主,将你我之事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起初祝莪曾忧心教主否认官人身份,没想到,教主不置可否,只是叫我下次见到你,就把你跟听雪引去南疆总坛。” 陈易眸光渐深。 祝莪有些慌忙道:“官人…教主没有否定你,他只是……教主他想见见你。” “我明白。”陈易应得平静。 祝莪曾说过,公孙官的诸多言行,皆是扶乩后的结果,因此多有难以理喻之处,便是教中圣女都不能尽知为何。 若只身入南疆,是生是死,除去公孙官,定数无人得知。 怀中女子似是对陈易的理解感到庆幸,又为无形间化去矛盾而欣喜,便从怀中摸出一件东西,递到面前。 如同书中的缺页,通体灿金之色,细密深奥的波斯密文火焰般扑朔,陈易敛住眸子,自方地中取出相似的金纸。 略微一扫,二者似是连续,像是上下页。 祝莪缓缓道:“教主让我把这一页给你,他说:‘凡生有荣枯,唯宝树常荣,不见枯萎、不见败坏、不见涅槃。若不至此,椿虽千寿,再又千寿,天崩地裂尽归虚无。’” 金纸落手,陈易不去问此话何解,面色依旧,仿佛听了见不足为道的小事。 他心底暗骂一句,谜语人都该死。 若是可以,他自然想跟明暗神教彻底撇清关系,只是无论是祝莪、秦青洛,还是眼下的形势,都让他不得不暂时与神教媾和。 大雨倾盆,无路可去,唯见深山隐有小庙。 明暗神教,便是这样一座小庙,足以遮风挡雨。 但庙小妖风大。 陈易手中不自觉又用了几分力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