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汉以后,佛教遍传中原天下,于是乎当天师道兴起时,道门的神像也多有装脏,渐渐的,天下几乎所有神像内部都有装脏。 陈易割开城隍薄薄的泥皮后,看见里面的装脏,愣上了一愣。 那是一张城隍戴枷锁的黄纸。 下面还配上一句“发配琼台八千里”。 琼台即是陈易记忆里的海南,瘴气横生,每到夏季便酷热如同烤炉,凡间官员一旦发配至此,十有六七都要死在任上。 “这是把城隍撵走啊。”陈易摸了摸下巴道。 这里的人,似乎对城隍又怕又恨。 “撵走城隍?”殷听雪适时开口。 陈易见她好奇,就笑道:“小狐狸,你知不知道撵城隍的传说?” 殷听雪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哪怕知道也要摇头,实在不行就装作一知半解,这样陈易才有谈兴,而等他说完以后,最好再憧憬地看他两眼…这些技巧殷听雪早已轻车熟路了,而且谁都没教,更何况这一回她是真不知道。 “故事里面大抵有个小孩,或是神童、或是奇才、或是谪仙下凡,反正跟神笔马良似的,有点法力,能够言出法随。这个小孩会去拜城隍,但城隍则因轻蔑而不理会,所以小孩发怒,贴上封条,写个日期,把城隍发配数千里。” 陈易把里面的那张纸条捡了起来,继续道: “这就是那种纸条,一贴上去,城隍就被发配得远远的,等何时摘下,何时回来,而这镇子上的人直接放进神像里面……他们是想城隍永远不回来。 不是城隍不灵验,是他们怕城隍灵验!” 此话一出,殷听雪愣了愣,城隍为一地阴官,保境安民、称善量恶,而且绝大多数生前正直君子,死后方得做城隍,这世上竟还有怕城隍灵验的道理,除非……. “什么人会对城隍又怕又恨?” 陈易手中的法条无风自焚,灰烬飘散, “鬼啊。” 殷听雪后知后觉地脊背冒起寒意,颤了下,双腿竟发起软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