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苏平成了座师?-《儒道赘婿》
            
            
            
                
    第(3/3)页
    这篇文章念完,四周的叫好声不绝于耳。
    民心就是这么容易引导,经过这篇文章,许多百姓的心里已经开始向‘没有舞弊’倾倒。
    接下来是孙伯亨的。
    随着苏平的诵念,四周的声音反而渐渐小了下去。
    因为,这篇文章,几乎跟孙必兴写的没什么区别。
    看吧,人家父子就是这么心有灵犀。
    当然,在孙伯亨的位置,看的要比孙必兴更加深远一些。
    结尾处,孙伯亨指出,要将蛮王扎哈什送回草原并非不行,但前提是,必须要有确保的手段,让扎哈什王的生死掌控在朝廷手中。
    这样的话,扎哈什王回到草原,反而是减弱了蛮族敌对大庆的力量。
    文章念完,百姓们没有急着去评价,纷纷开始思索这么做到底行不行。
    而韩渡的文章比之前两者,则要直白精简许多。
    前半部分的论点几乎一样,在陈述送走扎哈什对大庆有什么影响。
    而后半部分,则是提出了一个猜想。
    老蛮皇死了,扎哈什王会不会参与到蛮皇之位的争夺上?
    基于对蛮族内部的了解,韩渡列举的数种扎哈什王回到草原后的发展方向。
    有因为被擒获而失去地位失去王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的蛮族的。
    有王位保住,但选择了臣服于新蛮皇的。
    有知耻而后勇,开始与其他蛮王一起,角逐狼居胥山的。
    很明显,最后一种蛮族内战的情况,能让大庆安稳很多很多年。
    这种论点,极大的开阔了百姓们的视野,让他们不再只一味的进行反对,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利用这个蛮族的俘虏。
    而此时的苏平,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赌赢了。
    韩渡三人交的答卷,完美符合了他心中的预期。
    单单只看着三分答卷的表面,就足以让民众去相信舞弊是子虚乌有之事。
    有这个前提在,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