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真武法脉-《道友们请自重》
            
            
            
                
    第(1/3)页
    姜临没有再去管龙水的事情,哦,或许这个名字也只是那条蛟龙一时兴起。
    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闷头修行了五百年的蛟龙有闲情雅致给自己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他在龙水镇逗留了两天,花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铜板,也成功的吃饱了肚子。
    其实关于这点,姜临该感谢龙水的。
    因为就在第二天,两岸百姓开始了搬迁,托这个福,姜临花了平日里一半的钱就买到了一条顶肥的鲅鱼。
    而且,小镇的名字被几位族老紧急更改。
    很显然,姜临的陈情符起了作用,或者说,钟明真松口了。
    并且,已经改名为“止水镇”的小镇百姓得到了龙水的许诺。
    姜临不知道龙水是怎么在两天之内做到的,他也不关心这个。
    他感谢龙水的唯一原因,就只有……
    掂量了一下自己肩膀上的褡裢,姜临满足的笑了笑。
    里面放着五张大饼,死面的,火烤出来的,两指厚,人头大的饼子。
    这玩意绝对顶饱!
    而且比平时便宜一半,不然他都买不起。
    “大有收获啊。”
    姜临伸手探进褡裢里,捏下一块饼子,满足的扔进嘴里。
    他不仅仅用五折就买到了大饼,而且也知道了这里是什么地方。
    姜临抬头,看向止水镇的西边。
    在那里,有一座山峰半隐在云雾之中。
    “黄山……”
    姜临喃喃自语着,迈步朝着西边走去。
    车元帅的从阴间开的这道门户,直接让姜临离开了杭州地界相当一段距离。
    不远处,就是黄山地界。
    或者说,止水镇本就是一个归黄山郡管辖的镇子。
    姜临这一趟流放,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目的地,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起始点,更没有所谓的路程规划。
    完全就是姜临自己想到哪就去哪。
    而车夏二位将军,所需要做的只是要确保姜临走完了三千八百里路而已。
    除此之外,什么限制也没有。
    黑律虽然严苛,但却属于“法无禁止皆可为”。
    只说要流三千八百里,没说怎么流,从哪流。
    “黄山有不少的道观,去寻一个挂单的地方应该不成问题吧?”
    姜临嘟囔着,一步一步的走着。
    所谓望山跑死马,并不是虚言。
    姜临早上出发,一直顺着官道走到了傍晚,眼中的黄山依旧是那云遮雾绕的样子,好似自己这一天的路都白走了一样。
    既然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姜临也没有赶夜路的心思,索性守着官道,升起了一团篝火,准备烧点水喝。
    虽然一个聚水诀就能搞定,但姜临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用道法去做这些事。
    什么?你说那两条鱼?
    饿极了还不算万不得已嘛……
    就在姜临用从止水镇半买半送来的二手小铁锅烧水的时候。
    “踏踏踏踏踏……”
    一阵马蹄声从姜临的背后响起。
    姜临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车队停在了姜临斜对面的不远处。
    说是车队,但除了十几匹高头大马以及身姿矫健,腰跨横刀的骑士之外,只有三辆车。
    而其中一辆明显比其他两个精致很多。
    从最前面的马车上,下来了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
    男子走到了中间的马车旁边,恭敬地说道:“小姐,要入夜了,若是要赶到下一个驿站,得奔波大半夜,咱们就地扎营,将就一夜?”
    不多时,一个侍女探出头来,娇滴滴的说道:“小姐说了,请嬷嬷把吃的和热水送上车就好。”
    “是。”
    官家点头应下,却见那侍女又递过来一个荷包。
    “这是小姐给的赏。”
    “小姐说,大家因为她的事情奔波这么远,这是给大家的补偿。”
    官家听了,笑吟吟的说道:“贵人赐,不敢辞,小人等谢大小姐赏!”
    “谢大小姐赏!”
    一众骑士和嬷嬷一齐喊道。
    然后就是其乐融融的分钱场面。
    得了赏的人干劲十足。
    斜对面的姜临亲眼目睹。
    “大户人家啊。”
    姜临咂咂嘴,他看的分明,那一个荷包虽然小,但里面装的可不是银子,而是一颗颗金瓜子。
    有那么一瞬间,姜临生出了去“应聘”的想法。
    没有多看,姜临等水烧开之后,小心翼翼的翻开褡裢,拿出一张大饼,掰开一半,然后想了想,又把一半掰了一半。
    拿出来四分之一后,姜临把剩下的收进褡裢,心满意足的拍了拍。
    “嗅嗅……”
    就在姜临拿着干饼精打细算就水吃的时候,闻到了一股子馋人的肉香。
    第(1/3)页